诗词大全
/
南北朝
/
萧纲
/
蜀道难·其二

蜀道难·其二

·作者·

萧纲

·朝代·

南北朝

语音
  • 译文
  • 注释
  • 赏析

巫山七百里,

巴水三回曲。

笛声下复高,

猿啼断还续。

标签:
  • 乐府
  • 古诗三百首
  • 写山
  • 景色
  • 组诗
  • 译文

      巫山之长有七百里,

      巴水的水流弯曲,曲折颇多。

      行在巴水之上,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,声调时高时低,

      两岸的猿啼不断,断了还续。

    语音
  • 注释

    1、巫山:指巴地,山名,在四川湖北两省边境。北与大巴山相连,形如“巫”字,故名。长江穿流其中,形成三峡。战国宋玉《高唐赋》序:“昔者先王尝游高唐,怠而昼寝。梦见一妇人,曰:‘妾巫山之女也,为高唐之客。闻君游高唐,愿荐枕席。’王因幸之。去而辞曰:‘妾在巫山之阳,高丘之阻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,朝朝暮暮,阳台之下。’旦朝视之,如言,故为之立庙,号曰朝云。”后遂用为男女幽会的典实。

    2、巴水:巴山之水。巴山,大巴山脉位于中国西部,是中国陕西、四川、湖北三省交界地区山地的总称。东西绵延500多公里,故称千里巴山。简称巴山。同时也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,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地理界线。

    3、三回曲:三次回转曲折。水流弯曲,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。三,不是确数,是约数,很多的意思。

    4、下复高:下声又高声。下声,笛声低音的称呼。

    5、猿啼:猿猴的啼叫。

    6、断还续:断了又接续。断断续续。

    语音
  • 赏析

      《蜀道难》为南朝梁代萧纲所作的组诗,共两首,这是第二首。

      自汉魏以来,历代文人就在有关蜀道的作品中对其加以描写渲染。萧纲的《蜀道难》写了巫山一带的险峻地势,诗歌短小而凝练。

    语音

猜你喜欢

  • 凉州词
    · · 王翰

    葡萄美酒夜光杯,

    欲饮琵琶马上催。

    醉卧沙场君莫笑,

    古来征战几人回?

  • 咏鹅
    · · 骆宾王

    鹅,鹅,鹅,

    曲项向天歌。

    白毛浮绿水,

    红掌拨清波。

  • 示儿
    · · 陆游

    死去元知万事空,

    但悲不见九州同。

    王师北定中原日,

    家祭无忘告乃翁。

  • 饮湖上初晴后雨
    · · 苏轼

    水光潋滟晴方好,

    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
    欲把西湖比西子,

    淡妆浓抹总相宜。

  • 江南

    江南可采莲,

    莲叶何田田。

    鱼戏莲叶间。

    鱼戏莲叶东,

    鱼戏莲叶西,

    鱼戏莲叶南,

    鱼戏莲叶北。

萧纲

南北朝

279篇诗词

萧纲(公元503年12月2日—公元551年11月15日),字世赞(一说世缵),小字六通,生于建康宫显阳殿(今江苏省南京市),南北朝时期南梁第二位皇帝、梁武帝萧衍第三子,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,母为贵嫔丁令光。初封晋安郡王,累迁骠骑将军、扬州刺史。中大通三年(公元531年),昭明太子去世后,册立为皇太子。侯景之乱导致梁武帝萧衍受囚并饿死狱中后,太清三年五月二十七日(公元549年7月7日),萧纲即位称帝。大宝元年正月初一日(公元550年2月2日)萧纲改元大宝。大宝二年八月十七日(公元551年10月2日),萧纲被侯景废黜为晋安王。天正元年(公元551年11月15日)萧纲被侯景杀害,时年四十九岁。葬于庄陵,庙号太宗,谥号简文皇帝。作为南朝文学家,其创作风格,形成“宫体诗”的流派。

蜀ICP备16012350号-3   |   网站建设:四川云图信息 400-028-03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