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大全
/
五代
/
佚名
/
鹊踏枝

鹊踏枝

·作者·

佚名

·朝代·

五代

语音
  • 译文
  • 注释
  • 赏析

叵耐灵鹊多谩语,

送喜何曾有凭据?

几度飞来活捉取,

锁上金笼休共语。

比拟好心来送喜,

谁知锁我在金笼里。

欲他征夫早归来,

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。

标签:
  • 宋词三百首
  • 写鸟
  • 写人
  • 动植物
  • 译文

      “不可忍耐那喜鹊来叽叽喳喳的叫,都说你是最灵的,

      总是报告喜讯,可是你给我送来了什么啊?

      他一点消息都没有!再这样调戏我的感情,看我不把你捉了来,

      把你锁在笼子里,你还能说什么!”

      “本来是好心来早早给她报个喜讯的,想给她的寂寞一点安慰。

      可是她却把好心当作了驴肝肺!竟然把俺捉了锁进笼子。

      唉!她的心情俺还是理解的,不跟她计较了,但愿她的那个人早日归来,

      哈哈,那个时候就知道俺是好心了,就会欢天喜地的把俺放出来的。”

    语音
  • 注释

    1、叵耐:不可忍耐。

    2、谩:一作“漫”。

    3、金笼:坚固而又精美的鸟笼

    4、休共语:不要和他说话

    5、比拟:打算,准备

    6、征夫:出远门的人。这里是指关锁灵鹊的人的丈夫。

    7、腾身:跃身而起。

    语音
  • 赏析

      此词舍弃了通常赋比兴手法的运用,避开了作者感情的直接抒发,却巧妙地实写了少妇和灵鹊的两段心曲。词上片是少妇语,下片是灵鹊语。全词纯用口语,模拟心理,得无理而有理之妙,体现了刚健清新、妙趣横生的艺术特色。

      有人说,这上下片之间是少妇和灵鹊的问答或对话,这说法恐怕不确。实际上倒更像二者的心理独白或旁白,这不仅从语气和清理上看,它们之间不必也不像对话;而且,早期的词是入乐的,它通过演唱者的歌声诉诸人们的听觉,以口头艺术特有的声调语气,使用独白或旁白,是易于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态势,以至于表达主题思想的。上片在于表明少妇的“锁”,下片在于表明灵鹊的要求“放”,这一“锁”一“放”之间,已具备了矛盾的发展、情节的推移、感情的流露、心理的呈现、形象的塑造,这也就完成了艺术创作的使命,使它升华为一件艺术品了。

      灵鹊报喜是中国固有的民间风俗。不过,将灵鹊的噪叫当作行人归来的预报,毕竟只是一种相沿而成的习俗、观念,它本身并不见得合理,因而也就往往难以应验。而作者采用这一习俗入词,正是觑着它的“跛脚处”而有意生发,其目的还在于表现少妇思夫不得而对灵鹊的迁怒。于是,不合理的习俗倒构成了合理的故事情节,而且也由此增强了词作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。这有如点铁成金的魔棒,有此一着,顿使全词发生了奇妙的变化,给了两段普通的心曲以光彩、活力、生命,使词作活起来。

    语音

猜你喜欢

  • 村居
    · · 高鼎
    七言绝句

    草长莺飞二月天,

    拂堤杨柳醉春烟。

    儿童散学归来早,

    忙趁东风放纸鸢。

  • 梅花
    · · 王安石
    五言绝句

    墙角数枝梅,

    凌寒独自开。

    遥知不是雪,

    为有暗香来。

  • 念奴娇·赤壁怀古
    · · 苏轼

    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

    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。

    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

    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

    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

    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

    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

    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。

  • 七步诗

    版本一

    煮豆持作羹,漉豉以为汁。

    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

    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

    版本二

    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

    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

    版本三

    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。

    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

    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

    版本四

    煮豆然豆萁,漉豉以为汁。

    萁在釜下然,豆在釜中泣。

    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

  • 竹石
    · · 郑燮
    七言绝句

    咬定青山不放松,

    立根原在破岩中。

    千磨万击还坚劲,

    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
蜀ICP备16012350号-3   |   网站建设:四川云图信息 400-028-0339